低價藥目錄年內有望出臺 890種“小藥”擬納入保護
生意社3月6日訊 北京晚報去年曾以“委員呼吁5元‘小藥’回歸”為題,報道了趙東科委員《關于改革“普藥”集中招標采購的提案》,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。昨天,參加今年全國兩會的趙東科委員告訴記者,去年的提案已被相關部門采納,低價藥目錄年內有望出臺,890種“小藥”擬納入保護,不再參加集中招標采購。
提案:5元小藥不應納入集中采購
趙東科委員去年參加全國兩會期間,建議改革“普藥”集中招標采購辦法,日用量5元以下的普藥不再納入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的范圍,給其留出一塊市場經濟的空間,通過市場經濟優勝劣汰,使其回歸到公平競爭、健康發展的環境中去。政府集中招標采購應重點關注對“看病貴”影響較大的日用量15元以上的藥品。
進展:正在制定低價藥品目錄
昨天,在政協醫衛組討論會間隙,趙東科委員在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。趙東科委員介紹,改革“普藥”集中招標采購辦法的提案已被相關部門采納。國家發改委近期下發《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改進低價藥品價格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(征求意見稿)》,向各省價格主管部門征求意見。據了解,國家發改委正在醞釀制定低價藥品目錄,有望年內推出。該目錄納入一定范圍內的低價藥品,擬取消原定最高零售價,改為在日使用費用范圍內由生產企業自主定價。文件顯示,約890個品種劑型擬納入低價藥品清單,即化學藥3元以下以及中成藥5元以下的,生產企業可根據成本和市場狀況自主定價,然后報銷售地區價格主管部門備案。
趙東科委員解釋說,列入低價藥品目錄的,將不參與招標采購,這樣可達到保護低價“小藥”的目的。因為政府招標對普藥的打壓,導致藥品虛低。表面上看,藥品價格低了,老百姓受益。但高價藥的虛低卻把一些原來5元以下的低價藥擠得更低。2010年,復方丹參片的平均生產成本超過了3元/盒,但同年該藥在安徽的中標價格竟然低至0.95元/盒。這使得一些廠家要么以降低“小藥”的質量來換取低成本,要么將“小藥”退出市場。不管是前者,還是后者,都是百姓受損。因為降低質量導致低價劣質藥品泛濫,危害民眾人身健康;“小藥”退市,百姓看病只能選擇價格更高的“普藥”,結果看病就更貴了。
問題:藥價虛低問題仍很嚴重
趙東科委員介紹,目前藥價虛低的情況仍然存在,且很嚴重。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,就應該取消招標采購,讓市場去調節價格。也就是說,政府不要干預,尤其不能干預低價藥的價格。現在連一毛錢一支的青霉素都要干預,這樣就會造成問題更嚴重。
如今,對“小藥”回歸問題,已初步達成了共識。但還有個誤區,就是要降低藥品價格,而這種普降是不合理的。即便干預藥價,也只要干預日用量15元以上的高價藥就可以了。
關鍵字Tags: